<一>、校園服飾文化的發展趨勢
校園服飾文化逐漸得到了大眾的認可,校園服飾文化所表達的青春、個性、新鮮、時尚和動感等都是校園學子追求自我,展示自我最好的證明。根據當今大學生服飾選擇,可以看出校園服飾文化的發展趨勢。
校園服飾文化逐漸融入時尚潮流。時尚潮流的定義并不單指某個年代。應該說每個時期盛行的某種文化、某種服飾,甚至是某種語言都是當時的時尚潮流。而這個時尚潮流的定義也不是絕對的,每個人時尚的看法不一樣,每個人對于時尚的表達也不一樣,時尚潮流只是一種社會現象。而校園服飾文化的時尚性有著新奇性、大眾性和價值性。新奇性是每種時尚的開始都需要有人做新興的嘗試,在這些人大多都是校園內的學生,他們敢于去嘗試新鮮事物,打破傳統規律,形成新的時尚流行服飾文化。大眾性是指大眾所接受的潮流更容易讓人接受,從來更多人去跟隨大眾。時尚的流行趨勢是千變萬大的,每個流行趨勢的開始都是由于信服人數的疊加而產生的。學生群體在跟隨潮流的過程中,因為他們思想并不是穩定,很容易隨著大眾潮流去效仿。價值性是指當今社會的消費觀念,絕大數人都認為,價格越高,品牌越好的商品,就是先進最流行、最時尚的商品。因此產生的循環自然是流行時尚的商品價格也就貴很多了。當今的奢侈品牌的價格也就是如此才會越來越昂貴。時代的特征逐漸明顯。
21世紀發展以來,現代人對服飾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是穿著的美觀,款式的新穎,還要求表現服飾跟隨時代的文化所設計,而這種設計往往還會隨著科技的發展添加一些新元素、新材料進去。當今站在潮流尖端的設計師們,己經設計出很多獨特的服飾。如,“把建筑的形式穿在身上”、“服飾與通訊器材的融合,衣服本身就是電話”“特殊材質服裝”等等。當今很多新銳設計師們,在考慮設計青年的服飾的時候加入時代的元素進去,比如說材質,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含義?,F今設計要做工精細,還要有新的個性主張在里面。服裝設計的要求。
校園服飾文化發展至今,大學生們更加注重的就是服飾本身的設計元素和質地了。對于未來服飾的要求也更多,學生們追求個性但是又要求舒適。在面料上面更加青睞棉質服裝。
校園服飾文化發展至今,學生們通過他們的著裝來表現自己對社會的認知,及自身積極的生活態度,社會時尚潮流的服飾裝束在他們身上體現,又在他們身上升華。校園服飾文化的發展將不斷提升學生們對美的認知,引領他們對生活藝術的探索。
<二>、學生對學生裝的要求
(1)學生的眼光日益喜歡追隨時尚。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上升。服裝的市場越來越大,款式新穎,顏色多樣。在如此豐富多樣的服裝市場面前,我們學生的校服也就顯得很普通了。況且,如今的高中生都是十七八歲的少男少女們,是愛美的年齡,當然就更偏向與市場上的五光十色的服裝,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校服。(2)現今的校服過于呆板,不能充分體現青少年的蓬勃朝氣。
現今的校服款式過于單一,尤其是春秋裝(拿西裝作例子),我們大多數學生都認為不適合我們。穿上西裝,顯得過于死板,老成,所以大家只有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才肯穿一次,這樣的話,三年也穿不了幾次,完全是浪費金錢。至于女生的格子裙,那就更不合適了,夏天穿太熱,冬天穿太冷,春秋天穿又不合適。
反觀日本,校服己成為青春、流行文化的標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某些私立學校的校服己設計得更加吸引人,校服作為紀律的標志正在被淡化,現在學生把穿校服背書包看作一種身份的象征,有些學生甚至就為了穿某種的校服而去那所學校就讀。除此以外,吸引日本女孩穿學生服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日本女孩穿校服以表明自己年輕,年輕是資本也是優勢,因此學生服也就被看作是年輕富有朝氣的標志,這正是校服流行的深層原因。
總之,現今的校服同學們最不滿意的就是款式和顏色,對于質地,尺寸等都有著較大的意見。所以在新校服中,對于以上幾點都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同時,大部分同學都認為需要添一套冬裝,可是價格大家卻都偏向于比較低的,這就對我們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難。至于色系,風格等我們的調查也己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希望能真正設計出同學老師都滿意的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