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的發展越來越體現時尚和健康,學生服也不例外,學生服已成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規范化管理的重要體現。能否讓學生穿上美觀、健康的學生服,是社會和學生家長 為關心的問題。為此,學校在選購學生服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查標識,看包裝
服裝使用說明是向消費者傳達如何正確、 使用該產品的信息工具,它通常表現為產品上的標識、標簽,以及產品包裝中的吊牌、說明書等。在選購學生服裝時,一般先通過產品的吊牌、標簽等使用說明來了解面料的成分和含量、號型規格、洗滌方法、廠名廠址、使用和貯藏條件的注意事項等相關信息。通過查看號型規格,可以選擇適合穿用者穿著的服裝;查看原料的成分和含量,可以知道面料的具體成分;查看洗滌說明,可以了解洗滌方法和洗滌時的注意事項;查看標注的 技術類別(B類或C類),可以了解穿著該產品時適合直接接觸皮膚或非直接接觸皮膚。
如果學生服裝的標識內容不全或沒有,產品的吊牌、標簽和包裝的內容不一致,包裝粗糙、印刷模糊不清,這樣的產品可能是不合格產品,選購時 要引起注意。
2.查外觀、看縫制
目前學生服裝的檔次不同,外觀和縫制質量差別也很大。通過查看服裝的外觀和縫制質量,就能初步判別其質量的好壞。在選購時,應從以下幾方面觀察外觀和縫制質量:(1)產品的表面部位有無明顯的疵點;(2)領面、袋與大身、上衣與褲子之間有無明顯的色差;(3)產品面料的花型、倒順毛是否順向一致,條格面料的產品主要部位是否對稱、對齊;(4)覆粘合襯的表面部位如領子、袋口、門襟處有無脫膠、起皺或滲膠等現象;(5)各部位縫制線路是否順直,拼接是否平服,绱袖吃勢是否均勻、圓順,袋蓋、袋口和底邊是否平服;(6)對稱部位是否一致,如領頭、門襟、左右兩袖長短、袖口和褲腳口的大小、袋位的高低等;(7)縫線部位是否有露毛茬、脫縫和漏縫現象。
3.聞氣味、細挑選
GB18401—2003《 紡織產品基本 技術規范》對影響人體健康的各項指標作了明確的規定,“異味”是其中的一項。購買有包裝的學生服,開袋后應仔細嗅聞產品是否有霉味、汽油和煤油味、魚腥味和芳香烴味,若有,說明該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挑選學生服時,要注意以薄、光滑的面料制成的夏裝產品,是否存在紕裂現象;另外,建議選購時在側縫處拉一下,如縫口處有“滑移”現象,穿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問題;產品上各種輔料、配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穿著效果,如金屬扣松緊要適宜,軌道應光滑,在選擇時要著重檢查回扣效果,即將拉鏈拉上一段后,觀察有沒有自然下滑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