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服面料的適當選配
面料是服裝款式和色彩的載體。從纖維原料到面料成品,織造過程中經歷的所有工藝環節及織物形態,都可能使面料旱現出不同的外觀和性能。這種外觀和性能很大程度上決定服裝的風格類型。在進行校服設計時,設計師要把握好面料風格與服裝風格的統一。
相比普通的服裝面料,校服面料的成分和性能要求都有明確規定,且更加嚴格。GB/T31888中對校服面料的成分和質量安全做出相關規定。其中對面料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其棉纖維含量標稱值不低于35%。在質量安全方面,校服面料的等級要求普遍高于一般服裝面料。例如,校服面料染色牢度等級要求≥3-4級,普通面料則要求≥3級。因此,在校服設計中,不僅要考慮面料風格是否與服裝風格相符,還要確保面料的質量和安全性能達到國家質檢標準。
不同的校服款式需要不同的面料來旱現。常見的針織類校服面料有網眼珠地,衛衣布等。棉含量高的網眼珠地面料,具有吸濕透氣,排汗散熱的特點,常用于學生翻領T恤。衛衣布,俗稱“毛圈布”“魚鱗布”,這種織物正面手感光滑平整,背面為毛圈面,看起來像魚鱗。毛圈布有其優良的服用性能,布身結構穩定,厚實耐磨,保暖性良好,有彈力。衛衣布多用在春秋季運動套裝。
校服面料品種并不繁多,但對其內在品質要求嚴格。不僅對校服而言,健康安全是對所有服裝面料的基木要求。因此,對校服面料的選擇要認真分析考究。
【二】、中學生校服的歸屬感需要
青春期階段自我意識的發展是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實體的基本標志。青春期個體需要在與他人的社會交往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能夠與他人順利的溝通與交往,必須按照公共行為準則來調節自己的行為。青春期的著裝處于童裝與青年裝之間,既向往成年人成熟的氣質卻又擺脫不了孩童的稚氣。因此青春期著裝有兩個基本點。希望與他人保持一致尋求安全感與同一性的同時又希望得到社會對其獨特性的認可。
青春期階段的思維活動變得異常強烈,理性使他們更多的出現內省以及強烈的自我意識。當然這些思維活動也會給青少年帶來麻煩,比如自省的能力可能會導致極端自戀,這是一種“自我中心主義”的表現,比如“幻想出來的觀眾”,這一問題涉及的是自我意識過強的青少年會幻想他或者她的行為是其他人所注意的焦點所在。他們會因為覺得“別人總是在注意他”而對自己的思想產生緊張情緒。
青春期的學生在社交上有極大的壓力,因此極其需要歸屬感與認同感。他們會為自己與伙伴的不同而感到沮喪,他們在著裝上表現出與同伴的同一性。他們會要求服裝的每個細節都要求標準一致。校服的出現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減輕青春期的心理壓力。因為統一的校服式樣能夠讓青春期階段的學生找到歸屬感與統一感從而削弱或者轉移對自身過度的注意力,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
人的一生當中,青春期階段是最容易因為自己的著裝比他人差而感到沮喪與壓抑的時段。性格內斂而謹慎的學生會更傾向于在思想、行動、著裝等方面與同齡人保持一致。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形象是符合群體主流觀念的。但由于學生的服裝是由家庭供給的。家庭經濟實力的差異,會影響到學生的形象。極易使經濟實力好的家庭的孩子滋生炫耀心理,使經濟實力弱一些的家庭的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學生服則可以抑制這種客觀的不平等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給校園里的孩子創造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從這種角度來說,校服更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與歸屬感,在公平的環境里面學習。因此校服對于健全中學生人格的作用不容忽視。